近日,有网友吐槽自己的父母已经沉迷在网络小说的世界,严重影响了正常作息和生活。
此番吐槽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。
“居然敢反抗我,很好,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……”
AI阅读生硬的语调和经典的网文桥段,打破了清晨公园的那抹宁静,原来是有老人聚在一起一边锻炼一边用手机外放有声小说。
凌晨,客厅的小夜灯还亮着,芳芳阿姨安静地窝在沙发一角,举着手机看修仙小说,女儿走到身边都没有察觉,免不了又被“教育”了一番。
芳芳阿姨不舍地放下手机,在女儿的目光“护送”下,乖乖回房睡觉。
诸如此类沉迷于网络文学的中老年人,并不在少数。
在微博上,近期上榜的热搜“没想到长辈看小说比我还野”
“父母沉迷看网络小说怎么办”等相关话题有超过1亿的阅读量。
其中,“我爸喜欢看赘婿文”、“我妈巨爱看爽文而且幻想自己也能穿越”、“我妈看过的总裁文比我吃过的饭还多”、“七十岁奶奶看霸总文记了两本笔记”等评论和吐槽到处都是。
不少年轻人陷入对父母痴迷网文的担忧。
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,数字阅读的用户中,50周岁及以上的人群占比已经达23.2%。
超7成中老年群体日均上网2小时以上,其中35.3%的中老年群体每日上网4-6小时,另有15.7%的中老年人甚至多于6小时。
有媒体走访调查发现,在所有的老年受访者中,超五成受访者表示会读网文,其中超8成为女性。
年轻人担心老人沉迷网络小说会影响身体健康,甚至有人提议:应效仿青少年保护模式,设置老年防沉迷模式。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年轻人口中父母对网络小说的“沉迷”,究竟是怎样一个程度?
换句话说,如果父母沉迷网络小说达到以上的某个指标,比如不阅读就痛苦难耐,每天花费好几个小时阅读,甚至因为读网文影响了身体健康、人际互动等等,那么就需要担忧,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干预。
可事实上,真正因沉迷网络而“成瘾”的老人毕竟还是极少数。
所以,老人沉迷网文,更多是从年轻人视角出发的“过分担忧”,或多或少存在主观和夸张成分。
与其从负面解读父母沉迷网文,不如从正面看待:网络文学让他们与年轻人有了更多共同话题,更容易获取到Z世代年轻人的流行讯息,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,提升了他们生活的满意度,等等。
退一万步说,哪怕父母看网文只是纯粹打发时间,也比沉迷保健品养生强。
在乐见其成的基础上,社会不妨再一起去想想,怎么让网络文学阅读平台“适老化”,更好满足老人的使用习惯,并避免网络成瘾等负效应。
比如,提供更加友好舒适的体验、酌情增加阅读时长提醒等功能,避免老人长时间阅读增加眼病、颈椎病与肩周炎等的发病率。
也应该看到,老人沉迷网文,不仅仅是因为网文里的世界太有趣,也有可能是老年生活太无聊,子女缺乏对老人的关心、沟通与陪伴。
这也是一个提醒,为人子女应该更多关心并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。
总而言之,老人看网络小说,都不必杞人忧天,更不能打着为老人好的旗号把老人的阅读权利给“管”起来。
相反,应该消弭“数字鸿沟”,让老人更多地享受互联网发展的红利。
哪怕担心老人的自控能力不够高,也不是采用“堵”的策略,而是让老人多学习、多了解,社会多普及宣传,子女多协助引导,让网络文学在老人生活里发挥更多正面效应,助力健康老龄化、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实现。